《罗曼蒂克消亡史》深圳受赞 导演获现场“示爱”
\n \n1905电影网讯 12月17日,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全国公映第二天,它的名字出现在堪称“影迷选择奖”的豆瓣电影“口碑榜”上。而在社交媒体上,本片片名和“年度最佳”同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有观众在微博上写道:“不得不说程耳导演的确厉害,全片像极了以精致著称的上海菜,需慢品、细品”;“既有昆汀和盖里奇式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又有王家卫的文艺”;“今年最佳,丝毫不拖泥带水,将仇恨、背叛、情欲干脆利落地展现”;“这才叫电影”。
对于深圳的观众来说,这部“不哄人,不喧闹”的电影,更像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的年终礼物。面对观众不断高涨的观影热情,导演程耳携片中主演杜淳出席了影片映后交流活动,为现场观众详细解析了这部制作精良处处用心的年度贺岁大戏。有观众看完本片后这样评价《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电影有腔调有气质,让我喜欢到不想挑剔”——就像交流现场主持人所说的那样,被导演征服的观众,都是导演“心灵上的朋友”。
《罗曼蒂克消亡史》太过瘾,观众现场“示爱”程耳导演
对于程耳导演的资深影迷来说,《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电影让你“看到了你想看的一切”。如果说深圳观众和其它城市的观众有哪些不同的,那就是,这座城市有更多的细节控。正如导演程耳在现场所说,欣赏《罗曼蒂克消亡史》这样的电影,需要我们克服某种思维惯性,“投入地看,不一定吃着爆米花。电影除了是一个商品,还有艺术本身的尊严”。
有媒体记者对片中葛优老师的发型很感兴趣,《罗曼蒂克消亡史》也让他们见证了一个好演员能在喜剧和正剧中自由穿梭的本领。导演这样解释:“演员不能分喜剧和非喜剧。葛优老师的塑造力非常强,这次演得非常成功,最后一个脱帽举手的镜头更是催人泪下。陆先生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头发是很重要的形象元素,经过了精心设计。但最终还是要考虑角色的整体形象”。
还有记者问导演,为什么对旧上海有如此浓厚的情结。导演回答,这也是他拍《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初衷之一,“当然,我对当下也充满情感。在我看来,30年代的旧上海是个良好的开端,一切都在渐渐好起来,对于整个中国也是个良好的契机。
战争却偏偏发生,所有美好戛然而止。这部电影一方面要重现旧上海,另一方面要反思战争。” 有观众说,之前看过《边境风云》,就像这部影片的演员拍完电影后爱上导演一样,“我也快爱上你了。”还有观众问导演,既然陆先生去了香港,那他背后的男人杜淳去了哪里?导演半开玩笑地说,车夫留在上海继续做着中国好员工。这话立即引爆全场。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来了一些程耳导演和杜淳的小朋友级粉丝——有位六七岁的男孩全程喊着杜淳的名字。
一场罗曼蒂克的误会:“杜淳是不是穿着有车牌号的衣服来了?”
《罗曼蒂克消亡史》对中国传统美有大量精细描写,尤其是片中人物呈现的人性美好,让很多观众为之动容。关于如何定义《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罗曼蒂克”,导演程耳现场回答了观众:“它和美德有关。这些优良品质,不光是陆先生身上有,电影里其他角色,杜淳饰演的车夫,包括王妈,大明星吴小姐……每个人身上都有庄重忠诚的美德。” 有观众非常喜欢《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黑色幽默,问导演是否受到昆汀的影响。
程耳回答,昆汀是他最喜欢的导演,至于是否有昆汀的影子,观众可以自由联想,他不作过多评论。对于很多有追求的演员来说,大银幕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殿堂,杜淳也不例外。在《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描写乱世中人性与爱情的电影中,杜淳饰演的车夫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那场被王妈回头看的戏,从一介车夫瞬间转变为杀手,可谓演技生涯一大亮点——也许是因为戏里车夫的标签太深入人心,以至于观众注意到他的衣服上印着一串数字,竟然联想到车牌号。
算是交流环节中的有趣插曲。有观众问杜淳,这部电影中的车夫一角和以前塑造的角色完全不同,“演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杜淳说:“电影对于演员来说,创作角色的空间、可发挥的余地比电视剧大很多。我选电视剧角色会挑和自己贴近的,选电影角色是创作,有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当然最基本的前提是,作为演员你可以很放心像一张白纸那样交给导演,就像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那样。”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已于2016年12月16日全国公映。
分享到:\n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