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手势语是人们说话时加强语意的辅助手段或是聋哑者用来配合表达的语言工具,手语法是组织化了的手势语和身势表情。历史说明,这一方法只是聋哑教育初步的产物,用这一方法来教学,作用不大。它只能使聋哑儿童获得某些感性认识,不能帮其上升到理性。这种手语法在我国有些地方叫作手势教学,名称不同,内容是一致的。
手语法无法担任传授知识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用手语法。在教学之外,使用手势语应是绝对自由的,不应当受到任何干涉。[28]
3.手口之争的结论
手语法和口语法各不相容,彻底清算手语法,是排除口语发展障碍的步骤之一。手语法的缺陷如下:
第一,手势语无法担负起传授知识的任务;
第二,手势语不能阐述语法结构,对于抽象思维是无能为力的,因而限制了聋哑儿童智慧的发展;
第三,手势语不可能传达有系统的思想;
第四,手语法把聋哑人从普通人中孤立出来了。
手势语是一种刺激物,作用于聋哑儿童的感觉器官,仅属于巴甫洛夫反射学说中的第一信号系统,表现的概念含糊不清;只能形容具体对象或形象的片面状态或外部状态;缺乏概括性和抽象性,对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相互关系都很难明确表达。因此,使用手语法教学的结果不是教过就忘,就是停留在朦胧的感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