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正如小说题目所提示的,“作家的敌人”意指为何?从小说252情节安排来看,显然是针对知名作家陈白驹来说的,“敌人”自然就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后者必将冉冉升起的事实,已经完全遮蔽了陈白驹阅读优秀作品的快感,他和在座的评委作家们一样,此时想到的只有自己势必下降的文坛影响力。因此心生妒意,似乎属于人之常情。
但从小说的诸多细节来看,“作家的敌人”还别有深意。从陈白驹名片上的一系列头衔和他经常参加的社会活动可知,这是一个占有广泛社会资源和权力的文坛显赫人物。尽管小说借他人之口强调作家本人“当初不也是这样出来的嘛”,但一旦跻身于上层权力社会,他的写作在遭受物欲侵蚀之后,早已经沦为“靠已经获得的荣誉安度晚年”的阶段,这不仅仅是因为创造力的下降,更是因为他已失去最初写作时的动力,深陷权力的暖箱中不能自拔。他享受着权力、荣誉带给他的幸福感,享受着奢华的物质生活和年轻的情人带给他的满足,而这些,和写作又有什么关系呢?权力、世俗化甚至恶俗化倾向,正是陈白驹写作的敌人。进一步推想,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旦成名,在文坛上积聚多年势力后,是不是也会如同现在的陈白驹一样,被浸泡在声名中而丧失写作的原创力?至此,小说的批判力得以凸显,而最有趣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形成了对中国当下文坛症候的隐喻。